借卵,傳遞希望的旅程
在祈新,我們常常見證到一件事:
愛,能讓一個家庭願意付出所有努力,只為了迎接屬於他們的奇蹟。
跨越海洋的決心
2023 年 6 月,一對來自海外的夫妻,第一次踏進祈新婦產科,那天的台北天氣晴朗,陽光透過玻璃窗灑進診間,他們帶著厚厚的一疊醫療資料與滿懷的期待,輕聲對醫師說:「我們知道年齡已經不小了,但還想再努力一次。」
在此之前,他們已與祈新的國際醫療團隊多次線上會談,仔細討論每個治療選項、流程安排與跨國配合的細節。一封封郵件、一次次視訊,讓彼此之間逐漸建立起信任。
這對夫妻屬於晚婚族群,結婚後,他們積極備孕,卻在一次次嘗試與失落中,慢慢耗盡了希望,無論是藥物治療還是人工受孕,都沒有等到好消息,直到進入不孕治療的第三年,他們終於鼓起勇氣,跨越千里,選擇來到台灣——一個對他們而言陌生卻充滿希望的地方。
不被年齡定義的希望
太太今年已 46 歲,並且停經兩年,這個年紀的她,早已聽過無數勸退的聲音:「太晚了吧?」、「可能機會不大。」,但她仍不願放棄,因為心裡那個「想要成為母親」的願望,從未因時間而消退。
先生則面臨精蟲活動力偏低的挑戰,在過去的治療經驗裡,他經常自責、覺得自己無能為力,但在祈新的治療過程中,團隊讓他重新看見「參與」的重要——不只是配合治療,更是夫妻一起面對、一起前進。
讓身體重新準備好迎接生命
為了讓療程能更順利,我們為太太進行子宮內膜的保養,透過荷爾蒙與營養調整,讓子宮恢復良好的著床環境;先生則配合中醫調理,改善精蟲活動力與品質。
這是一段需要耐心等待的時間,但他們願意一起配合、一起學習,在每次回診中,醫師都能感受到那份越來越穩定的信念。
重啟希望的契機
最終,我們為他們挑選了合適的卵子與精子進行結合,並成功獲得多顆胚胎。其中三顆進行了 PGT-A 檢測,雖然其中一顆顯示異常,但剩下的兩顆胚胎依然充滿希望,對於這對夫妻而言,這已經是久違的光。
那一刻,醫師告訴他們:「讓我們一起給它一次機會吧。」他們的眼中閃著光,像終於看見了遠方的燈火。
奇蹟降臨
兩顆胚胎順利植入,短暫又漫長的等待過後,當驗孕結果出現陽性時,太太緊緊握住先生的手,久久說不出話。
後續的追蹤顯示——她懷上了雙胞胎寶寶。
那一刻,診間的空氣都安靜下來,先生忍不住落淚,太太也哽咽地說:「謝謝你們沒有放棄我。」從停經兩年、精蟲活動力不足,到最終懷孕成功,這段旅程不僅是醫學的奇蹟,更是愛的證明。
傳遞希望的力量
如今,他們已經順利迎來新生命,也在信件中寫下這段話:「這趟旅程讓我們明白,奇蹟不會主動降臨,但只要願意前行,就有機會與它相遇。」
這段故事讓我們再次相信:即便年齡增長、即便身體有挑戰、即便距離遙遠,只要心中仍懷抱著『成為父母』的渴望,醫療與愛,都能為你們搭起通往希望的橋樑。
祈新祝福這個跨海而來的家庭,願寶寶的誕生不只是喜悅的開始,更是希望能被傳遞的最好證明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