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 1.8 開始的勇氣,一顆胚胎的奇蹟誕生
初次踏入祈新:希望與不安並行
2018 年,在朋友的介紹下,她和先生第一次走進祈新。那一年,先生 40 歲,她仍在三十出頭,但檢查報告卻讓人心頭一緊——她的 AMH 僅有 1.8。
對多數人來說,AMH 是一個陌生的數字;
但對想懷孕的女性而言,它象徵著卵巢功能的「儲備量」。
1.8,代表卵巢活力已不如年齡應有的狀態,也意味著「時間」不再站在她這一邊。
延伸閱讀:AMH正常值是多少?太低如何提高AMH值?醫師教你5個有效調理方法!
起初,她懷抱著希望先嘗試進行IUI。按時回診、按時取藥——那段日子裡,生活被一次次的回診、檢查給排滿。
然而,結果卻始終未如願。
2019 年,她選擇前往另一家醫療機構,嘗試不同的治療方式,她並不是對誰失望,只是想再為自己多找一條路,在那一年裡,她學會了更懂自己的身體,也更加明白,懷孕這件事,並非單靠努力就能實現。
重返祈新:再次出發的勇氣
2020 年,她決定回到祈新,這次決定做IVF(試管嬰兒),當次取卵取了 12 顆,當中的 4 顆無法使用,5 顆送去做 PGT 檢測,
結果卻讓她和先生沉默了許久——
因為有4 顆染色體異常,僅剩 1 顆能植入。
在植入之前,先做了子宮瘜肉切除,把未來寶寶的家整理好、計算最佳時機,將那唯一的一顆胚胎被小心翼翼地放進子宮。
等待漫長的兩週時光,她每天都在數著時間、感受身體的變化、對自己說「也許這次可以」。
然而,驗孕那天的結果仍是──沒有懷孕。
那段時間,她幾乎不敢再提起「懷孕」這兩個字,但命運的故事,往往會在最靜默的地方,悄悄醞釀新的可能。
2023 年,她再度回到診間,將先前未做 PGT-A的胚胎植入,結果仍未成功。
那時的她已經懂得不責怪自己,只是靜靜地問醫師:「我們還能再努力一次嗎?」
再一次取卵,再一次希望
他決定再做一次促排療程, 結果狀況比之前還要再差,這次取了 7 顆卵,只培養出 2 顆可以使用的胚胎,其中 1 顆送去做 PGTA 檢測,雖然情況更艱困,但一切也都更謹慎、更仔細,更平靜。
隔年,也就是 2024 年,那顆通過檢測的胚胎,終於被植入她的子宮。
幾週後,超音波螢幕上出現一個小小的閃爍點——
那是心跳的聲音。
那一刻,所有的等待都值得了。
所有的眼淚、針孔、報告、甚至那些默默撐過的孤單夜晚,都化成一種深刻的幸福。
祈新的話
有時候,懷孕並不是一場競賽,而是一段「與自己和時間和解」的旅程。
在這段漫長的路上,她用一次次的嘗試,證明了「希望」並不會被失敗沖淡,只會被磨得更閃亮。
願每一個努力中的人,都能記得:你不是在原地打轉,而是在慢慢靠近那個屬於你的奇蹟。
有時候,「成功」不是只屬於第一次的幸運,而是屬於願意一次次重新站起來的人。
在這段旅程中,她教會我們什麼是堅定的愛與不放棄的力量。